新闻网讯(记者 汪云凤)省外学生返校在即,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防疫要求,学校在校内外分别建立了4个缓冲区,省外返校学生在缓冲区内集中隔离7天。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返校,校内无法用学生宿舍作为缓冲区,学校决定将南苑四舍6楼、7楼的青年教师单身公寓设为缓冲区,供172名省外返校学生入住。4月22日至23日,住在南苑6楼、7楼的老师们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清理私人物品,搬到学校安排的地方。
智能制造学院先进制造教研室的方达老师周五下午三点接到通知,当时雨下的正大,但是方达老师为了尽快腾退房间,还是开始整理东西,冒雨搬运行李,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多。“我的东西太多了,周五晚上住了一晚,周六上午才搬完。周六上午还帮教务处的老师搬了几趟行李,大家互帮互助感觉很温馨。”方达老师说。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老师潘鹏飞住在南苑四舍单身公寓已经快三年,忙起来的时候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同事们都说他是“以校为家”。接到学校通知,潘鹏飞老师周六一早便清理自己的东西,搬出了单身宿舍。“住了这么久,东西也不少,主要是铺盖被褥、生活用品,还有春夏秋冬的衣服。”潘鹏飞老师说。一上午的时间,从单身宿舍来来回回搬了四趟,把东西塞进车里,满满当当一车。学院安排暂住的地方在士官楼,潘老师把行李搬上士官楼6楼,又打扫了房间,将一应物品归置完毕已经是下午了。
周五下午临近下班,教务处的周璇老师顶着瓢泼大雨,匆匆向单身宿舍奔去。周璇老师的东西很多,周五下午搬了一个多小时,周六上午又来了学校一趟才搬完。“我是把东西搬到了学校指定的房间存放,智能制造学院的一个老师帮了我很大的忙,太重的东西我拿不动,都是他帮我搬过去的。很惭愧的是我不认识他,也忘了问他叫什么名字”,周璇老师说,“大家都相互帮助,我们部门的施明君老师平常喜欢健身,我们叫她‘撸铁女孩’,她帮其他老师从6楼搬了很多东西到7楼。”
士官学院的李延嵩老师半个月前从南苑四舍单身宿舍619搬到620,刚把宿舍收拾出来,住了一个多星期。李延嵩把宿舍打扫的干干净净,还修理了水龙头和漏水的下水管道,充了100块钱电费。一接到学校南苑四舍6楼、7楼因学生返校需要作为缓冲区的通知,李延嵩迅速将房间内的行李物品按要求打包,当天下午就把个人物品搬到了指定的房间。“学校充分考虑了我们的困难,提供了打包袋和放行李的仓库,对于实在没地方住的教师,也提供了相应住宿的地方,安排合理。我为自己能给学校疫情防控、学生顺利返校出一份力感到高兴。”李延嵩老师说。
汽车学院汽车技术服务教研室吴强老师的房间是指定存放行李的房间,吴强老师要将自己的物品打包,腾出空间,供别的老师存放行李。一接到通知,吴强老师冒着大雨去宿舍打包行李,一直到忙到晚上6点多。“幸亏有佘蓝天老师和李良静老师帮忙,佘老师下班了还在帮我搬东西。”吴强老师把贵重的东西搬到了办公室,等全部搬完,吴强老师浑身都湿透了。
余雨龙老师在鹤峰县驻村,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星期六中午,时间非常紧迫,东西又很多,一时手足无措。后来在总务处老师和学校新媒体中心两名同学的帮助下,将余雨龙老师的个人物品归置整齐,锁进柜子里。余雨龙老师说:“我非常理解,非常支持学校的做法,只可惜我不在武汉,不能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天的时间,老师们行动迅速,腾出全部房间。学校总务处负责协调、帮助老师们搬宿舍,为老师们发放了统一的行李打包袋。有的老师不在学校,不能自己搬宿舍,总务处的老师就帮忙打包,将物品存放在指定房间。7楼每个房间只有两张床,总务处又在每个房间重新安装了两张床,增加了38个床位,还为学生购置了被褥、床单和枕套,每个房间都布置得整齐干净,等着省外返校学生入住。

整理完毕的房间

新换的被褥床单

为学生准备的防疫物资和温馨提示卡
船舶与航运学院20航海技术(1)班的周明坤家住重庆,是本次返校的学生之一。“听说了老师们搬宿舍的事情,非常感动,学校和老师们为了我们能顺利返校学习,做了许多的牺牲,谢谢老师们。”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电子(1)班的曾杰也是本次返校的学生之一,被安排在南苑四舍7楼缓冲区。“老师们为了我们顺利返校付出了很多,听说周五那天下大雨,很多老师都是冒雨在搬行李,学校真的是一切为了学生,而且考虑的很全面,同时保证了我们和已经返校的大部分同学的健康和安全,心里是满满的感动”。



南苑四舍6楼、7楼腾出房间教师名单(总务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