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谌雷元)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着力破解《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难点堵点,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10月17日下午组织开展了2023年秋季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同讲一堂课”教研活动。活动由院长潘峻岭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活动伊始,张梦奇老师和史波老师针对“德法课”第六章重点内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分别进行了教学展示。“德法课”法治部分专业性较强、教学难度比较大,张梦奇老师活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陆勇案、资溪在建房强拆事件、“指鼠为鸭”事件、“北极鲇鱼”事件、昆山龙哥案、上海民警“教科书式执法”等案例,对课程知识点“法治思维及其内涵”“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讲解,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史波老师则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导入课堂,紧扣教学内容,注重师生互动,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如“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迟来的正义还是正义吗?”等,围绕教学要点,启发学生思考,讲清楚法治思维的四层含义与五部分内容,政治性、学理性突出。

张梦奇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史波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之后,与会教师进行了教学研讨。姜楠老师认为两位教师教学风格各有千秋,张老师选用的案例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史老师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张彬华老师针对授课案例、讲授细节进行了分析,认为两位教师很好地展现出了思政课教师的风采。谌雷元老师表示两位教师准备充分,采取不同方式将教材体系有效转换为教学体系,受益良多。邵悦老师认为两位教师将法治思维的内涵、主要内容等知识点讲透讲活了,自己将认真学习,不断成长。鲁梦洁老师结合两位教师的教学方式,着重介绍了教师把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最后,院长潘峻岭作了总结发言。潘院长对张梦奇、史波老师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对此次教研活动效果进行了充分肯定,下一阶段将邀请校外专家开展专家示范性授课,结合老师们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不断促进学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