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部动态 -> 正文

【交通学院】职业导师带学生看古今中外桥梁品优秀历史文化

    日期:2021-04-30    作者:    编辑:主站内容    编号:  审核:      来源:     点击:

新闻网讯(记者 严瑾怡)4月22日下午,在职业导师陈海锋的带领下,交通工程学院的30余名学生在武汉市桥梁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古今中外话桥梁”的研学活动。

“大厅两侧的油画上,包含了100余名古今中外的桥梁名人,大家可以找一找目前自己认识的有几位。”刚刚步入博物馆大厅,陈海锋便开始向同学们讲解馆中各部分的陈列:“从小桥流水到飞跨南北,桥梁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它最初的功能定义。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我们中国桥梁的发展史、对各种类型桥梁结构特征有所认知,从而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走过朴实的石拱桥,看到墙幕中清明上河图上那座汴水贯木拱虹桥、建于金代的卢沟桥、世界最早启闭式桥梁潮州广济桥、我国最早的跨海式石桥洛阳桥……在陈老师的介绍中,每一座古代桥梁设计与建造背后的故事,在同学们眼前铺展开来。

在参观到中国近现代桥梁展区时,作为20级测量1班的班主任,陈海锋特意在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队成立的合影前停留,并引导测量专业的同学们浏览了中国桥梁先驱李文骥先生在1913年至1949年对武汉长江大桥5次勘测、设计所留下的手稿和文献资料。20级测量1班的班长陈鹏宇说:“我一直以为测量只是看看标尺、记录数据,今天看到了这些手稿和材料,才体会到克服限制条件做到测量的精准精确是一切的基础,体会到老师在课堂上屡次强调过的测绘精神。”

参观现场

活动最后,陈老师对同学们说:“每一座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都来之不易,建筑材料耐用、结构受力合理、使用条件正常、检测养护按时,它们才能够长久屹立不倒。职业生涯发展也是一样,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桥梁发展史中学习和体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把握好内因、夯实基础,也要把握好外因、抓住机会,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有行动,在职业与人生中架起一座又一座桥梁,迈过一个又一个障碍物。”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     邮编:430065      Email:whjzy@whtcc.edu.cn

招生办公室电话:027-88756299

Copyright ©2004-2025 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站   鄂ICP备0600747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315号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 数字武交